8月21日上午,区党工委书记何武周深入诸葛、李村两镇,调研指导社区管理、脱贫攻坚、征迁安置、乡村振兴等工作,要求统筹做好城区建设和乡村振兴“两篇文章”,加快打造“城乡统筹示范区”。
近年来,诸葛镇司马社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了由“乱”到“治”的转变,先后完成了21项重点征迁任务,其中历时43天高质量完成司马社区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创造了体量大、速度快的“司马速度”,确保了总投资100亿元的华耀城项目顺利建设。何武周听取了该社区管理情况的汇报,并实地查看了4点半学校、爱心超市、家风家训馆、乐养居等服务机构运行情况,对司马社区强班子、带队伍、抓发展、惠民生的做法予以充分肯定,并希望司马社区再接再厉,把班子建得更强,把集体变得更富,让群众更满意。
诸葛镇下徐马村是省级贫困村,自实施脱贫攻坚以来,受益于帮扶单位积极工作、各级扶贫项目相继实施,推动了下徐马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该村首批种植的550亩突尼斯软籽石榴苗今年已挂果。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抓好乡村振兴?如何落实“党建引领、三治并进、服务进村”?在听取镇、村干部及驻村第一书记汇报后,何武周指出,要结合下徐马村“两沟三岭”地形地貌优势,在土地上做好富民文章,大力发展特色种植、沟域经济、乡村旅游,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何武周来到李村镇东宋村。东宋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40人,因病因残占比60%。何武周沿着村道边走边看、边听边问,详细了解该村三委班子建设、贫困户生活、村容村貌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情况。在该村村民周爱景家中,他详细询问了帮扶政策落实情况、致贫原因以及脱贫情况。周爱景高兴地说:“我2016年就脱贫摘帽了。”何武周叮嘱在场的镇村干部,要一手抓脱贫,一手抓巩固,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上下足绣花功夫,在美丽庭院创建、特色产业发展上下多下真功夫,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脱贫致富、乡村振兴之路。
就渠滨路西段建设、玉泉街油赵社区拆迁等工作,何武周实地查看后,立即现场协调相关问题,并提出推进意见及建议。
何武周还查看了李村党建广场,对李村镇留住群众乡村记忆、还原看得见的乡愁的做法表示肯定。
何武周强调:伊滨区作为中心城区三大板块之一、全市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主要的承载区域在诸葛、李村两镇。两镇一方面要抓征迁、抓安置、抓社区管理,做好“城”的文章;另一方面,要把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把农村公共服务“短板”补起来;要树立“全域旅游”理念,全面打造美丽乡村,让农村尽快美起来;要围绕南部山区沟域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在农民增收上多想办法,让城区外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要围绕“乡村五大振兴”,认真谋划,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富起来。
下午,何武周带队调研城区安置小区建设情况。区人大工委主任李平安,撤并办建设处、社会事务局、城乡建投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
我区规划的10个安置小区,按进度分为25个项目,目前已累计开工21个。其中,已建成222栋楼28969套住房,在建90栋楼13854套住房,剩余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何武周到各小区逐一调研,查看小区建设进度,听取建设情况汇报,了解群众搬迁入住情况,要求各在建小区要抓工程进度、促交付使用,待建小区要加快手续办理、促开工建设,已交工小区要加快推进工程决算、遗留问题化解,让搬迁群众尽快住进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安置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