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所有伊滨人!4个月,157起,涉案近800万!请注意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2021-04-22 16:16 7075

1.jpg

电信网络诈骗手段

花样百出

层出不穷

隐蔽性强

危害甚广

我们先来看一组身边的数据

截至4月中旬,公安部门共受理涉及我区电信网络类诈骗案件157起,涉案金额782.98万元。其中,校园电诈发案22起,20万以上案件7起。

作案手段包含:刷单返利类(53起,诈骗金额223.58万元)、假冒身份类(31起,诈骗金额153.05万元)、投资理财类(24起,诈骗金额234.41万元)、网络贷款类(21起,诈骗金额89.72万元)、购买游戏装备类(9起,诈骗金额9.54万元)、虚假购物类(7起,诈骗金额3.23万元)、网络赌博类(4起,诈骗金额57.56万元)等。

受害群体已经从少儿9岁覆盖至各个年龄层。从受害者性别分析,女性受害者90人,男性受害者67人,女性受害者居多。特别是诈骗金额10万元以上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中,女性居多,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


2.jpg

4月20日,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向阳主持召开打击处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推进会,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系统观念、法治思维,进一步夯实各级各部门主体责任,形成强大的防范宣传工作合力,全力维护好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建设平安伊滨贡献力量。


会议通报了1—4月份全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案情况和区公安分局打击处理情况,分析了当前全区面临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势,就下一步打击处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3.jpg

张向阳强调:

一要提升政治站位,认清严峻形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防范电信诈骗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违法犯罪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组织领导,团结协作,打好宣传战、打赢歼灭战,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要突出防范措施,提升宣传实效。公安机关要加强研判和预警,及时宣传揭露电信诈骗的新手段、新方法;各级宣传部门要创新宣传手段和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醒大家加强防范;各镇既要关注商场、市场、学校、村镇等人群聚集地,也要特别关注中老年妇女、青年学生、财会人员和企业工人等易受骗群体,做到全面覆盖、不留死角;教育部门要采取多种方法,通过“小手牵大手”等形式,带动学生家长了解并掌握打击治理诈骗知识;市场监管、税务、商务、城建、文旅等部门要针对自身特点,在“大水漫灌”的同时,开展“精准滴灌”宣传,持续强化群众防骗心理,提升群众的主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要强化工作责任,打造平安伊滨。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统筹谋划,抓好工作落实;要创新载体,对症下药,做到点面结合、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全方位开展好打击治理诈骗宣传攻坚战;要建立有序高效的工作机制,定期通报、定期讲评、适时督察暗访,对不作为、慢作为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坚决把打击治理诈骗宣传工作落到实处、把案件高发多发态势遏制住、把群众财产损失减下来。

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振江,区公安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海峰,以及区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4.jpg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