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市委书记江凌到伊滨区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伊滨区发展遇到的具体问题,推动伊滨区明确发展定位,聚力打造科技产业新城,为副中心城市建设多作贡献。
江凌书记指出:“伊滨区是洛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发展平台”;
江凌书记指出:“伊滨区今后发展定位不仅仅是伊滨区的问题,也是洛阳市的问题,同时也是整个副中心城市的问题,影响到对全省发展的支撑”;
江凌书记指出:“伊滨区要聚力打造科技产业新城,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聚集高素质人才的新型产业,把支撑洛阳未来发展的产业做起来,着力形成新的城市形态,切实发挥在全市大局中的应有作用。”
江凌书记的讲话,赋予伊滨重大使命,进一步为伊滨指明了前进方向,带来了发展机遇,吹响了奋进号角,是做好新时代伊滨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
江凌书记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快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深远考量,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加快伊滨板块崛起的关怀和期许,让我们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融入大局、服务全局中加快自身发展的自觉性更高、主动性更强。
思路清,方向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习宣传贯彻市委书记江凌到伊滨区调研讲话精神是全区上下的头等大事。
全区上下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江凌书记调研伊滨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宣传,抓紧推进当前重点工作,优化学校、医院布局,不断完善伊滨区公共服务功能;统筹做好既定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征拆、群众安置、公共服务配套等工作,及早谋划研究奥林匹克中心、会展中心、文化中心、科技馆等重大公共服务项目后续运营等工作,更好通过城市发展反哺农村,推动伊滨有序建设发展,真正把江凌书记讲话精神落实到科技产业新城建设上!
9月4日,我区召开党工委第46次(扩大)会议,再次深入传达学习8月31日江凌书记调研伊滨及座谈会讲话精神,部分区领导、区直单位负责人现场谈感受、表态度、谈思路。
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马亚利:科技是一个大的概念,不只是科研院所或者最新发明,产业中的中高端、关键环都可以称之为“科技”。打造科技新城,一方面要推动传统产业往“新”里转,另一方面要推动科创产业往“高”处攀。所以,要以本次调整全区规划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和楼盘资源,深入研究物理空间上的产业规划,打造科创社区、产业小镇、科技园区,让新的科技产业落地有空间,让老的传统产业拓展创新有承载。要持续加强基础研究,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强度,通过招引科创龙头企业引进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检测中心、国家级科创中心等平台,建强科技新城的大脑中枢;加强高校与科创企业的良性互动,加快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供应新鲜血液。要推进创智广场、中科信息产业园等具有科研孵化性质的园区建设,根据需要打造或引进一批新的众创空间、科研院所、孵化器,以市4大大主导产业和8个产业集群为主要方向,加速新的科创企业成型。
区社会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史晓晓:对于企业来讲,“科技新城”较之一般的“核心区”来讲更具吸引力,企业也更愿意把“科技新城”作为创业“首选”。为科技人才创业、生活提供更优的配套环境,是社会事务管理部门责无旁贷的任务,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站位,学习发达地区社区建设经验,立足近五年,谋划十五年,前瞻三十年,高标准谋划、系统性思维,一体化推进建设智慧社区。江陵书记提出的办事处区划,与前期区党工委、管委会指导我们探索推进的中心城区片区管理非常吻合,目前,我们已专题与市民政局主要领导和相关科室对接,全力推进我区镇改办事宜。
区教育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建银:江凌书记此次调研,直奔伊滨发展存在问题而来、直奔伊滨发展定位而来、直奔主导产业谋划而来、直奔做强城市功能而来、直奔伊滨教育等民生热点而来,不但显示出朴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重要的是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伊滨板块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建设高潮。区教体局将以此次调研讲话为契机,切实提升政治站位、提振发展信心,紧紧围绕伊滨发展定位,抢抓政策机遇,积极争取教育权限、教育资金和教育项目,加快打造教育强区,为“科技新城”提供高质量人才支撑。
区撤并办综合处处长 耿梓亮:江凌同志的讲话为我区的长远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实现路径。落实领导指示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领导的指示快速体现到具体工作上。作为征迁工作的具体落实者,更应该责无旁贷的把征迁工作担当起来,在守好廉洁底线的基础上,主动深入到镇村征迁一线,破解征迁难题,全身心投入到征迁安置工作中去,为项目落地、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区宣传统战办主任,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 李宏硕:反复学习江凌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感受到,“发展”二字始终是贯穿讲话的一条主线。学习贯彻江凌书记讲话精神,必须紧扣“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切实增强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用发展的思维去学习领会、研究思考、身体力行。具体到宣传部门,我们将以江凌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学精髓练内功,把宣传的导向把握得更聚焦、更精准;坚持拓思路促改革,以更宽的视野、改革的精神审视部门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各项制度,以推动发展、容错纠错的勇气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抓宣传聚合力,为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担当作为、践行365战略、“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区工信科技办主任 邓海涛:综合我区主城区已有的产业基础、空间载体,结合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定位要求及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等规划研究院所对我区产业布局的建议和要求,主城区产业定位建议聚焦为:智能装备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就推进科技产业新城建设,建议:一是与省、市当前强力推进的“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招商引资工作紧密结合,在谋划推动工作中回应江凌书记“科技产业新城”定位的意图和要求;二是尽快组织由国家、省相关职能部门、城市规划、产业谋划专家参与的研讨论证,为我区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把脉问诊;并组织召开辖区重点企业、科技平台、各层次人才座谈会,听取意见,统一思想,提振信心;三是围绕科技产业新城、科创小镇、科技社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精选标杆城市及标杆项目,迅速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汲取先进经验,避免走偏、走入误区。
区卫健办主任 王亚洪:江凌书记在调研座谈中指出“优化医院布局”,“引进高水平三甲医疗机构,合理配套各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伊滨区公共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关注,为伊滨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结合工作实际,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协调引进高水平三甲医疗机构,二是加快推进伊滨区人民医院(医养中心)及疾控中心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区国展公司董事长 王志立:洛阳国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区属平台公司,是伊滨区域综合开发国有主体,承担着伊滨城乡建设“融资、投资、建设、管理、运营”五位一体的主体职能,学习江凌书记调研伊滨座谈会讲话精神,结合公司实际,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聚焦伊滨打造科技产业新城,推动产业园区建设;二是对照公司职能,落实各项建设任务;三是加强对外合作,解决伊滨开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四是干事创业,以更大担当推动伊滨更大发展。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伊滨分局:8月31日,江凌书记指出“伊滨区是洛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发展平台”,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新要求下,我们分局全体干部职工将把江凌书记调研讲话作为新的起点,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在“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的目标任务中破解难题,在各项工作中创先争优,展示新气象、新风貌。一是前瞻布局,科学规划;二是主动服务,保障用地;三是统筹民生,保障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