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今天,把鲜花和掌声献给伊滨教育功臣……

2021-09-10 09:11 7378



三尺讲台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

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8日上午,我区隆重召开庆祝第37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

区党工委书记何武周出席会议,并作题为《实施科教强区战略  打造全市教育高地 奋力开启伊滨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讲话。

微信图片_20210910090309.jpg

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樊灿涛主持会议。

区领导李涛、李平安、高丽萍、刘铮鹏出席。

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少先队员代表献辞。

区政协工委主任高丽萍宣读《伊滨经开区(示范区)管委会关于表彰2020—2021学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会议对尊师重教工作先进单位、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教师代表进行了现场颁奖。


微信图片_20210910090842.jpg


魏书生中学教师乔利娜、诸葛镇杨沟小学教师石亚真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分别上台发言。


区党工委书记何武周代表区党工委、管委会,向受到表彰奖励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奋战在教育一线的全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福,向长期以来所有关心支持伊滨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微信图片_20210910090859.jpg


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打造全市“教育高地”,何武周指出:

一要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建设伊滨教育现代化的责任心使命感。今年以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良好,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伊滨影响力越来越强,干部作风持续好转,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但伊滨教育还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如教育资源整合不够、教育品牌还没有叫响、全面育人理念落实不到位等。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努力补齐短板和弱项,奋力开启伊滨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二要扭住重点、奋发有为,全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全面加强学校建设,加快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院校项目建设步伐;强力推进“合点并校”工作,积极争取群众理解和支持,全面完善提升接纳学校相关设施;稳妥推进“县管校聘”改革,通过岗位竞聘,完善校长、教职工用人机制,通过双向选择、层层聘用,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大力治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服务;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积极性。设立“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拿出一定量的资金,重奖优秀学校以及优秀学校的校长、管理人员、班主任、骨干教师等;培养知名校长。从教学和管理一线不拘一格选拔校长,支持鼓励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培养名师。深入推进名师、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壮大学科带头人队伍;培育教育品牌。认真总结提炼全区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进理念,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引进知名教育品牌,为伊滨教育和洛阳都市圈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三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是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教育事业发展;自觉站稳教育立场,切实提升政治站位,为“科技强区”战略贡献力量;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是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建立教师工资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和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投入,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教育投入新格局。三是持续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定期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切实帮助教师特别是农村基层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家长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区直各有关单位要履职尽责,紧密配合,解决学校后顾之忧,维护老师和学校应有的尊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何武周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全区上下要同心努力、携手并进,奋力开启伊滨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实现科教强区战略目标,打造全市教育高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微信图片_20210910090903.jpg

五镇党委书记及分管教育工作副职,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中小学校及民办学校校长、部分幼儿园园长,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300余人参加会议。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