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前不久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相关报告,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初步安排为:2015年全面起步、三年初具规模、五年基本建成。对一个重中之重的“龙头”来讲,这是明确的时间表,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决不能打半点折扣,更没有任何退路。
打造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对伊滨而言是压力更是机遇,有困难更有希望,我们唯有众志成城“干”起来,蓝图才能实现,伊滨才能蝶变。
区党工委书记孙忠信说,“区、镇、村三级干部一定要强化服务意识,克难攻坚,确保工程顺利推进。”
强化服务意识,就是要坚持快字当先,充分调动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工作首当其冲,又要全面熟悉项目流程,还要切实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发挥主动性,有效保证项目的快速推进;就是要加快项目协调推进,积极协调简化重点项目备案、规划、环评等前期手续审批程序,明确办结时限,提高项目服务水平;就是要对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造册登记,建立台账,按照首问办结制的原则,对项目存在问题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办结。
克难攻坚,就是要牢记使命担当,强化积极思维,始终保持意气风发、满腔热情的状态,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气势,敢于面对工作中的一切困难、矛盾和考验,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就是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夯实各项工作基础,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支持;就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努力在资金筹措上实现多元化;就是要建立完善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脚踏实地解决好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
万事开头难。但想想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三位县委书记——焦裕禄在河南兰考治“三害”,难不难?谷文昌在福建东山面对荒岛搞发展,难不难?王伯祥在山东寿光把占全县总面积60%的不毛之地变成“粮仓”和“银山”,难不难?想想我们身边正在大力学习宣传的榜样——栾川县潭头镇原副镇长马海明,他生前带领群众开发重渡沟时,没人、没公章、没办公地点、没钱,样样都得自己“拓荒”,难不难?
难,不怕,怕的是在困难面前畏首畏尾、踟蹰不前!要敢于担当,在伊滨人民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责无旁贷地担起责任——矛盾面前敢于面对,关键时刻敢于挺身,复杂问题敢于协调,重大决策敢于拍板,工作失误敢于负责。遇到问题不躲、不退、不绕、不拖、不等、不靠、不推,敢于面对,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一个一个问题去解决,一个一个堡垒去攻破。
伊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成后,将形成“三河五湖十园”的总体布局,在伊河东湖和中央生态走廊之间,建设以文化创意、文化休闲为主题的国学文化创意城,重点布局名人文化景观长廊、世遗博览园、洛阳手工艺园、洛阳宫灯园、汉朝风情街等项目,建设一批互动性好、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学体验园、国学研究馆,塑造丰富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
想想看,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不仅仅是生态休闲区、旅游目的地,还是辐射中原地区的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对伊滨而言,这是多好的机遇!
水在城中走,人在景中游。宜居宜游宜商宜业,美丽伊滨、魅力伊滨、活力伊滨,前景无限美好,怎不让人艳羡?
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我们还在等什么?众志成城“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