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年底仅剩2个多月,对照年初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如何?伊滨区李村镇积极开展回头看,直面问题细致查摆、聚焦问题狠抓落实,从而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
教学楼、宿舍楼、餐厅设施齐全,月明湖波光荡漾,校园草木葱茏。近日,占地2850亩、总投资20亿元的洛阳师范学院新校区,正以靓丽的容颜迎接第二批师生的陆续入住。
10月14日,在洛阳师院伊滨校区门口,看着忙碌搬家的师生,李村镇镇长赵宏峰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服务好洛阳师院二期项目,确保第二批师生顺利入住,是李村镇眼下的重要工作。
李村镇2015年全年需完成征地腾地2728亩,拆除各类建筑30万平方米,完成613光电、白塔路二期、洛阳师院二期等重点工程征迁协调服务工作。
“现在离年底已经不远了,很多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只有聚焦问题、在抓落实上下苦功,才能全面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赵宏峰说。
直面问题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洛阳师院二期项目涉及李村农宅1050处,征迁工作3月底启动后,于8月前全部结束,为1.5万余名师生10月顺利入住奠定了基础。
洛阳师院二期项目征迁牵扯到1000多户群众的切身利益,中间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唯有直面问题,抓住关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 “金钥匙”。一方面,由镇村干部组成的项目工作团队实行责任制,吃住在村、包干到户,以解决问题、落实政策为突破口,通过倒排时间、定期汇报、现场督查、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等形式,充分调动参与征迁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镇村干部深入群众,讲透政策,摆明道理,让干部带头,让财务透明,群众心里踏实了,好处看见了,才能支持征迁工作。
据了解,在镇、村干部的努力下,上半年该镇共完成征迁项目12个,征腾土地2560亩,征迁农宅1206户,征迁企业(含养殖场)8家,移植花木840亩。惠普、中意研究院等项目也都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查摆问题才能抓住矛盾的“牛鼻子”
“以前想找村干部,半天找不到人,如今每天都有干部值班,还有便民服务站,不出村不跑腿,事情就办好了。” 武屯社区居民马玲花开心地说。
马玲花的话很能代表多数群众的感受。“基层问题虽然千差万别,但实践证明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的确是推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的‘牛鼻子’!”李村镇纪委书记张峰强说。
结合由农村向城市转型、征迁任务大、项目多、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信访稳定工作压力较大的实际情况,李村镇狠抓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推动基层四项基础制度落地生根,从而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
在便民服务站建设上,李村镇因村制宜,稳步推进,不搞大拆大建,坚持节俭实用的原则,把工作重点放在软件建设上,每天安排一名村干部值班帮助群众办事,并且选聘一些经验丰富、热心公益、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退休老干部、退休老教师等成立专业调解队伍,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为构建和谐平安李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了便民服务制度,镇里还以“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为抓手,着力完善基层民主科学决策制度,解决基层民主权利问题。对那些不组织会议或者议而不公开,甚至嫌麻烦搞假签字的,镇里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张峰强介绍,在落实基层矛盾调解化解机制和基层党风政风监督检查方面,镇里一方面发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培养调解员,发挥好老党员、老教师等“五老”作用,引导村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
解决问题抓督查 才能使问题落到实处
前不久,李村镇各社区(村)干部都收到了一份通报,对无正当理由没有落实干部挂牌值班制度的三个社区提出通报批评,并扣罚主要负责人9月绩效报酬各100元。
聚焦问题狠抓落实,关键在督导。按照《李村镇村级干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李村镇成立效能督查办公室,深入到各村进行督查,坚持每月至少督查两次,并走访群众,看是否按照要求程序组织了会议、落实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看便民服务站是否真正有人值班帮助群众跑腿办事,看是否有专门调解员队伍去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看监督检查机制是否真正落实到位,看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是否按照要求召开了党员大会、会议效果如何等等。
偏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汉伟感慨:“以前上级布置的工作有时忙了顾不上做,也没关系。现在有布置必检查,再忙也不敢不做了。就说这一段禁烧吧,白天镇里有巡查,夜里10点半结束时,镇村干部还要往机关群里发工作照片,谁敢不认真?”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的同时,还要在每月召开的村级工作例会上,以视频、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曝光。”赵宏峰说,“只有坚持督查,才能让问题落到实处、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