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当今社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在广大农村,道德建设更是薄弱环节,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
为破解农村道德建设难题,伊滨区庞村镇积极探索,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道德建设为支点,不断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破解社会管理“密码”,不仅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整体道德素质,也促使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创历史新高。2014年,该镇被确定为全国文化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入选全省百强乡镇;2014年年底,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位列全市第二。2014年,该镇成功承办全国首届钢制家具产业论坛,代表河南省在中国产业集群升级推进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为研究农村道德建设现状,找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有效方法,本文以伊滨区庞村镇为样本,采取解剖麻雀的方法,深入研究庞村镇道德建设的实践及成效,期望能够为我市新时期农村道德建设提供可以复制、推广的样本。
庞村镇道德建设的初步成效
伊滨区庞村镇总面积3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4万人,党组织61个,其中村级党支部14个、企业党支部36个,党员1584人。庞村镇钢制家具产业闻名全国,拥有钢制家具企业及配套企业500余家,被中国家具协会授予“中国钢制家具产业基地”称号,是河南省著名的百强乡镇和发展民营经济先进镇。
近年,庞村镇不断创新方法,精选载体,加强道德建设,使道德建设实现了点、线、面立体式全覆盖,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群众素质明显提高,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实现了从“先进典型”到“群体效应”的转变。
(一)公益事业“热效应”。目前,庞村镇涌现出一大批有担当、有爱心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慷慨解囊,积极支持镇、村公益事业,据统计,2013年、2014年、2015年共捐款1000余万元。该款项全部用于修建健身广场、硬化街道、安装路灯、安装监控等公益事业。2012年1月,西庞村设立公益基金,半年内共筹资12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8条、工业园道路2条、游园道路1条,总长度4800米,解决了全村群众和企业的出行问题。东庞村企业家于2014年1月1日自发成立公益基金会,筹资300余万元,硬化村内道路20条,修建排水渠1万余米。企业家万明波和张健分别捐资36万元、34万元为村里修路。企业家袁龙晨捐资27万余元为村里修路、建校等。企业家王发科两年为村内公益事业捐资20余万元。
同时,该镇志愿者服务常态化,设有文明劝导、清洁家园、协助交通等17支志愿者服务队,举行了万人签名传递活动,他们定期深入大街小巷,开展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军屯村80多岁的退休教师魏建亭,将本村发生的好人好事编成顺口溜,风雨无阻坚持义务办黑板报16年,完成手稿70多万字,坚持5年义务编村史6万字,在群众中广为传颂;辛庄村志愿者捐款1万余元,新安装13盏长臂路灯;2013年以来,庞村镇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80余次,参加人员4530人次,为当地群众提供了较大便利。
(二)道德模范“群效应”。2013年,庞村镇开展了首届“感动庞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102名道德模范,并召开了2000余名村民参加的表彰大会。2014年,该镇开展第二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75名道德模范。2015年,该镇持续开展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共评选出十佳文明经商户、好婆媳、美德少年等8大类100名道德模范。在镇级评选活动的带动下,各村也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评选宣传活动。目前,全镇评出村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500余名,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感召下,比、学、赶、超的氛围浓厚,孝老爱亲、争做好事成为一种潮流——该镇2000余名70岁以上老人,每逢春节、中秋节等节庆日都能收到爱心人士赠送的礼物;九贤村爱心企业家在每年4月20日轮流为70岁以上老人安排聚餐,叙旧聊天,形成了爱心接力“百叟宴”,该村因此将4月20日定为“敬老日”;西庞村在重阳节当天,组织300多人在学校操场集中为父母洗脚,很多老人被感动落泪;军屯村是一个不足500户的小村,2014年夏天,怕老人受热,村民争相给各家老人装空调40余台。军屯村何治乐8年来无微不至照顾瘫痪妻子,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一个“透析专家”,2015年4月荣登中国好人榜;西庞村张照伟深夜不顾车辆爆炸危险,争分夺秒救出车祸伤员……2014年,庞村镇党委书记熊红万被省文明办授予河南省“文明使者志愿服务之星”荣誉称号,彭店村支部副书记武跃进被洛阳市授予“学习焦裕禄精神好党员好干部”荣誉称号,庞村三中学生魏丹蕊被授予“洛阳市十佳美德少年”称号。
(三)社会效益“+现象”。随着该镇道德建设的深入开展,全镇不仅道德水平整体提升,经济社会效益也日益凸显。2013年,庞村镇被评为洛阳市文明乡镇;2013年10月,洛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在庞村镇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炳旭以及各县(市)区宣传部部长参加,对该镇道德建设工作高度评价;2014年12月,庞村镇作为唯一一个乡镇在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2014年10月,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全省共2个镇发言);2014年被确定为全国文化建设试点单位。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创历史新高,2014年,庞村镇在全市133个乡镇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排名中,位列第二,比上年前进3位。2015年11月,省统计局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公布2014年度百强乡镇综合测评结果,我市有11个乡镇进入全省百强,其中庞村镇再次入选,排第93位,比上年前进6位。
(四)信访稳定“ -现象”。随着该镇道德建设的持续深入,当地居民在道德模范的影响及感召下,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信访总量逐年下降。为巩固道德建设成果,该镇同时开展了 “零上访村”创建活动。该镇以召开创建“零上访村”总结暨信访稳定讲评月例会为抓手,对全镇信访形势进行总结讲评,对疑难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对“零上访村”进行奖励,充分发挥了村干部在排查化解纠纷中的主体作用,及时化解苗头性不稳定因素,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通过成立矛盾调处专家组、评选金牌调解员、构建人防技防网络等措施,筑牢了农村综治信访体系,打造了群众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全镇信访量从2013年的60起到2014年的48起,再到2015年的25起,信访总量呈持续下降趋势。
庞村镇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
(一)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层次评选道德典范。一是选准支点,评选“道德模范”。庞村镇以正面引导为主,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大力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推崇各行各业涌现的“凡人善举”,3年来,共评选出道德模范277名。在道德模范评选中,该镇注重层层发动群众,鼓励群众参与,在宣传发动上,先后召开全镇村民组长动员会,各村党员代表会、群众代表会及户代表会,营造浓厚氛围,调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在评选程序上,按照群众推荐或自荐、村民组筛选、村“两委”考察研究、镇领导小组审核初评等,评选产生初步候选人,确保道德模范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评选结果上,先后组织广大群众和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投票,评选产生道德模范;在结果运用上,引导村民广泛参与,召开全镇2000人以上大会,大力宣传表彰,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促使道德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以点带面,评选“十星级文明户”。为深入开展道德建设,该镇把评选道德典范活动从个人延伸到农户,评选“十星级文明户”,设定了爱国爱家、文明有礼、诚实守信、家邻和睦等十个星级,通过“一评三审”(即村民自评、村民组审核、支部审核、党委审核),目前已经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207户。三是以面带片,评选“道德文明村”。为进一步巩固道德建设成效,该镇持续开展道德建设,评选“道德文明村”。在“道德文明村”评选活动中,该镇以支部战斗力、“两委”班子团结、带领群众致富、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工作为主要依据,目前已评选出3个道德文明村。持续的评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基层党组织加强群众道德教育的载体,延伸了道德建设的触角。
(二)拓展活动场地,扩大教育领域,深入开展道德建设。一是建好活动场地。该镇以村镇文化大院与美德广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率先建起庞村镇室内道德讲堂。同时在镇区繁华地段建成了占地5500平方米的美德广场,2015年又新建了12000平方米的第二美德广场、8000平方米的第三美德广场等。二是办好道德讲堂。截至目前,全镇共举办道德讲堂70余期,受众8000多人,在主讲队伍建设方面,注重利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建立了以属地特长教师、镇村道德模范为主,以外聘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为辅的“道德讲堂讲师团”队伍。同时,鼓励孩子们参与到道德讲堂活动中来,通过表演节目、讲故事,带动家长、亲朋参加,既教育了孩子,又教育了群众。三是建设“乡村少年宫”。作为全省“乡村少年宫”建设唯一试点单位,庞村镇自2015年4月开始,大力开展少年宫创建活动。先后投资80万元建设“乡村少年宫”,通过设置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德育室、微机室、科技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区,使其成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阵地、文体活动开展的基地和社会能力培养的实习地,打造全省乡镇建设少年宫的示范和亮点。
(三)创新宣传载体,构建立体宣传网络,实现道德建设全覆盖。一是设立网站。2013年5月,创建“庞村文明网”,成为全国首家镇级文明网。网站设立了《新闻动态》《身边好人》《道德讲堂》等栏目,画面新颖、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成为该镇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二是办好“镇报”。2013年,庞村镇创办伊滨区首家“镇级报纸”——《庞村新风》,每月一期,每期10000份,免费发放到各家各户。为保证编发内容通俗易懂、紧贴群众,该镇各村明确1名信息员,本村学校明确1名报道员,信息员负责提供本村新近发生的好人好事、善行义举等信息,报道员负责采访整理成素材,编辑部负责整理刊发。截至目前,共刊发28期,成为对内宣传的重要载体。三是出版书籍。庞村镇于2013年、2014年分别编印《道德庞村》和《大德庞村》两本书,全面收录展示了两届感动庞村177名道德模范的典型事迹,各出版5000册,在全镇免费发放,截至2015年9月,这两本书已分别增印3000册,分发到各村各校,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四是设立善行义举榜。该镇14个行政村全部设立善行义举榜,截至2015年6月,各村累计安装善行义举榜50余个,展示道德模范典型事迹300余例,尤其以东庞村、西庞村、军屯村、赵屯村等数量多,制作精良,可读性、教育性强。五是充分利用广播。庞村镇充分利用乡村广播,以“听农民说话、为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为指导思想,开展“我为大家讲故事”“身边的好人好事、喜事乐事天天讲”等活动,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好人好事、喜事乐事编成小故事进行广播。立体宣传网络的构建,既深入宣传了好人好事、发挥了道德模范的影响力,又持续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实现了道德建设立体式全覆盖。
(四)建设干部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基层组织战斗力。该镇从镇、村干部管理入手,创新管理方法,优化了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基层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一是抓好对镇机关干部的管理。每季度评选一次“优秀科室”,优秀科室成员下季度每月都有一定奖励。具体评选依据是全科室同志纪律执行情况、卫生区清扫情况以及镇党委、镇政府安排的工作完成情况和上级奖励和批评情况,把全科室同志的切实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充分调动了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二是抓好对村干部的管理。制定《各行政村主要干部年度考核办法》,以“评选优秀支部书记”为抓手,带动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的战斗力与影响力显著增强。坚持以为民办实事、道德建设、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心的中心工作和临时工作完成情况为依据,建立考核档案,根据得分进行汇总排名,前6名的村支部书记为季度优秀支部书记,给予800元现金奖励。上半年,除上级安排的重点工程外,各村共投资800万元,落实惠民项目20余个。
庞村镇道德建设的思考与启示
(一)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点,应选准道德建设的有效抓手,推动社会风气好转。
近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良性发展与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道德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与新问题。因而,当前形势下加强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支点,加强道德建设应选准有效抓手,要以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群众参与。庞村镇先后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道德文明村”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基层群众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思想观念得到了转化,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二)道德建设是凝聚群众力量的重要抓手,应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形成系统的道德建设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说:“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道德建设能够凝聚基层群众力量,在农村道德建设中,要明确道德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要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要广泛发动群众,全面依靠群众。特别是要扎实开展群众性道德建设活动,让群众实实在在成为道德建设的推动者、受益者。庞村镇以村、组、户为单位,层层动员,全镇评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1500余名,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真正达到了全民参与、全民受教育的目的。同时,该镇以评选“道德模范”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和“道德文明村”,以面带片,办好道德讲堂,全方位、深层次宣传好人好事,形成了系统的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三)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应把道德建设抓紧抓实,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进入经济转型发展、新型城镇化日渐推进的改革攻坚期,种种挑战冲击着道德防线。道德建设能够使道德追求从他律变为自律,防止滋生各种腐败现象,为改革和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软环境,促使经济列车持续提速前进。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柱。道德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不仅能够引导群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道德支撑和强大的动力源泉。庞村镇通过道德建设,群众道德水平不断提升,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投资软环境日益改善。近年,庞村镇先后吸引华大基因育种产业园、深圳高科农用无人机等一批重点项目落户。这些重点项目的落户,必将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造血”功能,进一步打造该镇经济社会良性发展的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