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城南正“梳妆” 再为洛阳新区添美景

2015-12-09 15:57 6641

  【名胜旅游篇】檐牙高啄气势恢宏,定鼎门融合古今看点

  2009年,定鼎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的核心工程——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被揭开“面纱”后,迅速成为新区乃至整个洛阳的地标。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这座隋唐时期有着辉煌历史的城门,如今就藏身于城市区内——古城路边,与最近的住宅区仅隔一条马路。

  从新区古城路拐入保护展示现场,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和馆前的丝绸之路文化广场呈现眼前。丝绸之路文化广场东西长110米,南北长160米,3条青石地砖铺就的宽约6米的步道直通定鼎门城楼的3个大门,广场东西两侧是绿地和小桥流水,定鼎门城楼则由仿古青砖砌筑而成,气势恢宏。

  单纯以名胜古迹资源发展旅游的时代早已过去。近年来,让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元素完美结合,成为示范区发展旅游的重要思路。今年4月,在洛阳丝路非遗嘉年华开园仪式上,融合洛阳、牡丹、丝绸之路等元素的3D光影史诗上演,让人大呼“穿越过瘾”。

  如今,许多富有历史色彩的活动和旅游项目将此地作为上佳之选,历史文化和现代旅游元素结合,让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比邻而居的洛阳人倍感幸福。

   【文化旅游篇】隋唐百戏城人气高,现代庄园成新星

  在引进优秀旅游项目、发展旅游多样性方面,示范区无疑是近年来洛阳旅游的典范。

  草裙舞、婚纱秀、伦巴表演……占地6000多亩的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位于伊滨区伊河生态廊道内,主打普罗旺斯风情的法式庄园风景。从去年6月开园至今,这座以薰衣草为主题景观,集四季花海、趣味体验、科普教育、五星级酒店等于一体的大型创意观光农业园,正逐渐成为洛阳文化旅游的新星。

  高难度的朝鲜空中飞人表演、风情浓郁的俄罗斯歌舞,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猛兽表演……如果问洛阳人如今周末去哪里消遣,估计很多人会推荐隋唐百戏城。

  今年上半年,隋唐百戏城文化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在洛阳师范学院老校区体育馆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国际大马戏演艺中心一经开园,便获得很高人气。除了演艺中心,隋唐百戏城还要建设一系列餐饮、旅游等配套设施,打造成国内首家以国际杂技、马戏表演、博览为主,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教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创意文化产业园区。

  示范区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经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提出,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保健康复游等特色产品。这一政策的支持,对于示范区整合资源,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生态旅游篇】城南正“梳妆”,再为新区添美景

  “洛阳东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龙祠,祈祷甚应。”早在古代,位于今天洛阳城区南部的万安山便是一处名胜。

  今年年初,筹备多时的万安山山顶公园项目开工建设。昨日,来自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万安山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的最新消息显示:在今年“十一”期间,公园曾试开园,接待游客七万余人次。目前,公园已经闭园,正在进行局部提升改造,二期的绿化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明年牡丹文化节前正式开园迎宾。

  “万安山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距离城市区较近的山脉,从洛阳主城区到公园只有约30公里。”领导小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山顶公园西起观伊台,沿山顶景观通道至祖师庙东侧,全长约8.6公里。由于植被稀疏,万安山山顶绿化也是一出“重头戏”。建设方结合山势种植常绿树种,形成华山松景观、油松景观;与山石结合,种植牡丹、石楠等灌木,打造精品绿化景观。

  作为洛阳市首个免费开放的山顶公园,将来入园后,游客只需要用手机扫描随处可见的二维码,就能下载并了解园区导览、住宿、娱乐等相关信息,在线预订、支付观光车车票,下载自助语音导游等手机软件。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