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伊滨区:绿色发展底气十足

洛阳日报 2016-01-12 16:06 6003

1月10日,万安山滑雪场开业迎宾;万安山山顶公园正在进行局部改造提升,预计今年牡丹文化节开园迎宾;伊河东湖、洛河东湖和伊洛运河工程进入尾声……

眼下正是寒冬,但伊滨区的“绿色”项目施工正酣。去年以来,伊滨区共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及配套项目建设23个,完成投资25.3亿元。

“一方面着力在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上走出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坚决对污染企业和污染行为说不!” 伊滨区党工委书记孙忠信说,伊滨区发展绿色经济底气十足!

重拳执法

该区按照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的要求,建立健全三级环保监管队伍,明确了三级人员分包责任,基本实现区、镇、村(企业)三级网格化管理格局。2015年以来,伊滨区认真宣传贯彻新环保法,组织辖区五镇政府,以及公检法、环保、文物、经济发展、规划建设等区直部门,深入开展环保大检查活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年来,共排查区、镇两级产业集聚区招商进驻企业24家、工业企业及重点排污单位212家,对7家重点排污单位采取限期治理、限产限排措施,对5家环境违法企业实施行政处罚;先后开展“十五小、新五小”严打行动、石英砂专项治理行动,依法取缔“十五小、新五小”企业16家,对11家石英砂违法企业实施停产整治;建立健全110、12369等环境投诉快速处置机制,有效处理各类环境投诉140多起。

重拳治污

2015年,该区研究出台《伊滨区环保工作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环保工作周例会、月例会督查机制,对辖区五镇环保工作实行月考核、月通报,严格目标管理、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各项污染治理任务顺利完成。

2015年上半年,该区投资100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龙门玻璃公司废气治理、寇店镇和谐社区污水处理厂建设、龙门煤业废水治理、思亲医院废水治理和中石化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等5项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全部按时完成,并通过上级检查验收。2015年下半年,该区的黄标车淘汰任务是144辆,当年8月底又追加至289辆,工作难度大、任务重,伊滨区不惧困难、不讲条件,积极承担起各项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工作,2015年淘汰黄标车385辆,占年度总任务的133%。

区环保文物局局长王国瑞介绍,伊滨区自我加压,主动在区域内开展钢制家具企业废气废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4家企业完成“煤改气”工程,改用清洁能源,4家企业正在实施改造,4家企业正在制订治理方案。

重拳治霾

既要发展经济,更要蓝天白云。2015年11月26日,伊滨区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打响冬季治霾蓝天保卫战。辖区五镇政府、15个区直部门和150家重点企业负责人全部参会,区主要领导对全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部署。会议专门出台了鼓励老企业加强污染治理的激励措施,辖区五镇和区直各单位“一把手”现场递交了目标责任书。

2015年12月5日,全市启动重污染天气二级应急响应,伊滨区做到“工作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令行禁止,严格按照“三停三限三禁”总要求,全面落实建筑扬尘工地和搅拌站的停工、停业、停产措施,工业企业限产限排措施,机动车限行措施,严禁焚烧垃圾和秸秆、严禁露天烧烤、严禁燃放鞭炮。该区专门成立8个督查组每天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现场解决,对督查发现的拒不落实停工停业、限产限排的企业,从快实施断水、断电、断气措施,确保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到位。

“对污染经济坚决说不,把伊滨区打造成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明日新城’,我们信心满满!” 孙忠信说。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