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伊滨孝子常克军的两个“家”

2016-02-01 14:07 6030

伊滨区寇店镇的常克军有两个“家”:一个是常村的岳父岳母家,一个是大王村的父母家。他每天两头跑,细心照顾双方老人,身体力行践行孝道,以身作则影响子女。他是个平凡的人,却演绎着不平凡的孝道。

母亲久病,他成了半个医生

常克军的母亲今年85岁。在冬日的暖阳下,老人十分安详。2009年的一天,老人突然发病,被送进了偃师市人民医院。“你母亲是突发心肌梗死,多亏你懂点急救常识,不然从寇店到偃师这40分钟的路程……”下面的话医生没讲,但常克军心里明白,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每一秒都是性命攸关的。回忆起7年前的那一天,常克军仍心有余悸。

母亲被诊断为三级心肌梗死,出院回家后,常克军更加细心照顾母亲。早上6点半他准时起床给母亲做饭、穿衣;上午10点、下午5点,他专程从常村赶回来给母亲做饭;夜里母亲睡着了,他还要不时摸摸母亲的额头,看她有没有出虚汗。

都说久病成医,常克军陪伴母亲7年,如今仅根据脸色、出汗、尿液等状况,他就能推断出母亲的身体状况,并据此调整服药量。

一个女婿半个儿

除了照顾大王村的母亲,常克军白天还要在常村照顾岳父。

岳父今年80岁,2005年被查出脑出血,做了手术,2011年又突发脑梗诱发偏瘫,一半身子不能动弹。老人的两个儿子都在城里,只能在双休日回来照顾老人。常克军的妻子又患有类风湿,手关节变形,所以平时照顾岳父的担子就落在了常克军身上。

岳父不能独立行走,身边时刻离不开人。常克军帮老人穿好衣服后就会搀他绕着屋子走上几圈,下午吃饭后再搀着老人走几圈,之后从脚到头给老人按摩两遍。这是常克军每天的“必修课”。多年相处,只需岳父一个眼神,常克军就能心领神会。

每天早上8点,常克军就会准时出现在常村的岳父家。有时,常克军的妻子早上叫老人起床,老人会像个小孩子一样笑着说:“等俺女婿来了俺才起。”对老人来说,每天最开心的,就是等女婿侍候他穿衣起床。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常村的群众却说:“常克军对他的岳父比亲儿子还亲!”

房檐滴水照窝行

常克军的女儿在郑州工作,每次从郑州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两个家里探望老人,看到老人有脏衣服,她就赶紧拿去洗,做饭也跟父亲抢着做,干脏活累活她从没半句怨言。街坊邻居看在眼里,都夸常克军教了一个好闺女。

“我爸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老师。”常克军的女儿提起自己的父亲,脸上满是骄傲。

照顾一位老人容易,同时照顾双方的老人却没有多少人能做好。“自己如果不孝顺,孩子们怎么看,街坊邻居怎么看?”常克军说,“将来老了,我还有啥资格要求孩子孝顺我?”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