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主平台

风口产业主阵地

城市拓展主空间

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解读之二,伊滨研发有重奖!

2017-01-18 08:40 5474

设立分支研发机构,重金支持
引进转化先进技术,给予补助 

——《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解读之二


为产业发展引来创新“活水”,关键在于对外开放。

引进转化先进技术和成果,按技术成果交易额的20%对技术承接单位给予补助;国家级科研院所等在洛设立分支机构,给予不少于5000万元的经费资助;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可获100万元补助……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洛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围绕推进开放式创新,提出了促进科技开放合作等多项意见,政策支持力度之大令人振奋!

伊滨区近年来围绕科技服务类项目已经引进了中科院计算所互联网++众创空间、洛阳中科信息产业园、清华大学众智科学网络化产业创新中心、惠普软件人才产业基地、中兴产业园、洛阳科技城创智广场等一批项目。科技孵化、成果转化、研发能力潜力巨大!

《意见》的出台将为伊滨科技产业发展再添政策红利,敬请大家一起关注!


                                    ——联盟前言

海外技术并购将获补助

《意见》明确提出对引进国际创新资源的支持措施。

《意见》提出,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欧盟“地平线2020”等多边科技合作计划,合作建设国际创新园、国际联合研发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分别一次性给予30万元、10万元的补助。支持优势企业通过海外技术并购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对成功并购的一次性给予100万元补助。对中国洛阳创意设计大赛、中国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活动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此外,《意见》还提出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学在自主创新示范区合作建设分校或重大科教平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资金等方面优先予以保障。支持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和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或共建分支机构、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等。

重金支持在洛设立分支研发机构

我国首款语音控制消防机器人、国内首创手机盖板玻璃自动检测设备……这两年,中科院、科大讯飞等单位在我市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促成一批业界前沿产品研制成功。《意见》对未来在我市设立分支研发机构的单位也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政策:

对于中科院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及下属科研机构、“985工程”院校在洛设立的分支机构,完成工商注册等相关手续的,依据建设规模和对洛阳产业的带动效应及影响力,给予不少于5000万元的经费资助;对于其他国内外一流院所院校和知名企业在洛设立的分支机构,完成工商注册等相关手续的,依据建设规模和对洛阳产业的带动效应及影响力,给予不少于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支持驻洛高校、科研院所、央企驻洛机构及有一定实力的优秀企业在洛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并给予不少于1000万元的经费资助,支持其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本地企业。

同时,我市经认定的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在项目建设、用地供应、职称评审、人才引进、投融资等方面依法享受国有科研机构待遇,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依法享受企业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进口科研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引进转化先进技术将获补助

技术行不行,市场评一评。只有转移转化,技术才能实现经济效益。

《意见》提出,我市将制定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具体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依据上年度全国技术合同登记系统中各单位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技术交易合同登记数据,按照合同成交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成果在自主创新示范区转移转化,财政采取后补助的方式,对引进转化先进技术和成果及合作开发的项目,按技术成果实际交易额的20%对技术承接单位给予补助,最高可补助100万元

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分别给予30万元、10万元奖补;对促成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在自主创新示范区转移转化的省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按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中实际技术交易额的2%给予补贴,同一技术转移机构每年补助金额最高100万元。对自主创新示范区内从事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的机构,按每年度技术合同交易额的一定比例给予奖补。

打通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渠道

洛阳国防工业企业“卧虎藏龙”,从中国首条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长沙磁浮快线列车到全球首个AP1000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站,在去年以来我国一批高科技项目上,均有我市国防工业企业科技成果“现身”。

《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洛阳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技术优势,以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和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建立洛阳市军民结合重点项目库,打通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移转化渠道。

具体措施还包括,积极抓好“引民入军”,指导帮助我市民营企业加入军品科研生产队伍,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军工单位、军品配套企业高规格检验检测平台面向社会开放,促进军民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共享;设立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强化军民深度融合资金支持;成立军民融合创新研究院和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推动军地创新需求与创新能力有效对接;建立军地科技成果交易平台,推动军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争取军民融合政策先行先试等。

鼓励优质科技资源走向社会

对社会开放,才能让优质企业的好技术、好设备、好仪器物尽其用。

《意见》提出,鼓励市内优强企业特别是驻洛央(省)企加快体制机制和运营模式的突破和创新,引导企业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等研发平台对外提供社会化服务,盘活大中型企业科技资源,助推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鼓励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与市内优强企业特别是驻洛央(省)企的技术创新合作,重点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产业培育发展需求,合作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一批平台,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创业创新合力,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创造更多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


logo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