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遗体捐献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接受。在伊滨区庞村镇窑沟社区,就有这样一位老人,决定在去世之后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用大爱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位老人名叫王春有,67岁,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父母已故,兄弟三人,无妻儿。早年,因家庭贫困,老人一直从事保安工作,后因年迈无力,便辞职回家休养。随后,因为关节疼痛,老人长期卧床休息。2018年,社区为其办理五保手续。2020年至今,老人一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谈起捐献遗体的初衷,王春有老人说,他在电视上看到抗美援朝老兵决定去世后捐献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的新闻后大受震撼,“我无儿无女,多亏有政府照顾,才能过上如今的好日子。社区村医、还有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经常上门服务,我心里很是感激,别的也没什么能回报社会的,希望在死后能为社会做一点贡献。”
王春有老人是社区五保户,社区将老人纳入帮扶对象,一直关注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第一个知道老人有捐献遗体想法的是该社区乡村医生田朝辉。“平常有啥事,打个电话,我随叫随到。” 田朝辉说,老人第一时间打电话告诉他这个想法时,大受感动的他,立即联系各方力量咨询相关事宜。尤其得益于我区全面推行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免费为65岁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上门诊疗服务,该镇卫生院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期间,了解到老人情况后,立即多方奔走,帮助老人联系相关医院及红十字会,办理捐献相关手续。
2024年9月19日,在田朝辉和该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共同见证下,老人签署了捐献承诺书,老人悬着的心这才踏实下来。“这些年,因为身体原因,我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很多关怀,享受到了各项扶贫政策,也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觉得,人活着一定要懂得感恩。” 王春有老人说。